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务处 > 农垦高中“导引---探究---提升”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案 展示

农垦高中“导引---探究---提升”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案 展示

2021年12月01日 07:22:23 访问量:232 作者:李丽

农垦高中导引---探究---提升三段式教学模式教学案

 

课  型

新授课

课题

《论语》十二章

年  级

高二

时间

2021.10.13

班级

高二(1)班

出课人

李丽

学习目标

语言建构与运用:

1.读懂文章,积累高考要求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。

2.了解儒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。

思维发展与提升:

1.准确翻译选文内容以助于理解含义。

2.基本明确儒家思想的精髓。

审美鉴赏与创造:

1.感受古代先贤的论说风采。

2.初步探究古代文化之根。

文化传承与理解:

1.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,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与思考。2.儒家思想对今天人们的安身立命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。

 

重  点

难  点

重  点

1.翻译文句,积累重点词语。

2.理解文意,理解各章主旨的基础上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。

 

难  点

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意义。

课前准备

课件准备、班级分组准备、《学案导学与随堂笔记》

“导引-探究-提升”教学模式

教学流程

学法指导

问题导引

导入北大中文系钱理群教授曾经说过:我们的一些大学,包括北京大学,正在培养一些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。作家、文学博士鲍鹏山也说过: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”,那同学们有没有想过,造成当今社会很多人有知识没文化,有能力但没良知的原因是什么呢?(学生畅所欲言),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,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,我想其中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要重拾传统文化的精髓,来匡正我们的德行,洗涤心灵的污秽,本单元的内容堪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根,今天我们就来一次文化寻根之旅,走近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和闪烁着智慧之光的《论语》。

课题课件板书

学习目标课件展示

语言建构与运用

1.读懂文章,积累高考要求的文言知识和文化常识。

2.了解孔子及儒家主要思想。

思维发展与提升

1.准确翻译选文内容以助于理解含义。

2.基本明确儒家思想的精髓。

审美鉴赏与创造

1.感受古代先贤的论说风采。

2.初步探究古代文化之根

文化传承与理解

1.加深对传统文化之根的理解,领会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的洞察与思考。

2.这些思想对今天人们的安身立命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。

过渡两千多年来《论语》一直对中国人有着深远的影响,举个明显的例子,比如中国人取名字就很喜欢到论语中寻找灵感,那就请同学们说说看下面这些名字的读音以及它们的出处?

 

导引1. 你知道这些名字怎么读它们的出处是《论语》中的哪句话?

陈省身(1911-2004),美籍华裔数学大师。

20世纪最伟大的几何学家之一。

于省吾(1896-1984),语言文字领域研究专家,主要集中甲骨文、金文的研究与考释和古代典籍的考证两方面。

 

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

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--《论语·学而》

王朝闻(1909-2004),雕塑家、文艺理论家、美学家、艺术教育家,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美学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。

子曰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--《论语·里仁》

 

李敏(1936-),已故领袖毛泽东与第二任妻

子贺子珍所生的女儿。

李讷(1940-),是毛泽东和江青的女儿,

1940年出生于延安。

子曰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--《论语·里仁》

金重远,(1934-2012)复旦大学历史系教

授,博士生导师,法国现代史专家。

杜重远(1897-1943),曾任辽宁商务总会会

长。“九一八”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,

1943年遭军阀盛世才杀害。

王任重(1917-1992),历任国务院副总理、

中共中央宣传部长、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、政

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、中央委员。

 

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--《论语·泰伯》

 

欧阳自远,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,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(院士)(1991),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(2003),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(2007),第十四届世界杰出华人奖(2015)

 

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--《论语.学而》

 

导引2《论语》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,那它到底是谁写的,是如何成书的呢?

《论语》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纂录而成,主要记载了(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),基本上是一部早期的(语录体)散文著作,成书约在战国初年。现存《论语》20篇,492章,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,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。本无篇名,后人摘取每篇首句的头两个字或三个字为篇名,并没有特别的意思,各篇之间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,每篇内容之间也没有共同的主题。

《论语》的历史地位:

1)南宋朱熹四书: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。

2)五经: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。

3)孔子(551—479),名(丘),字(仲尼),(儒家学派)的创始人,我国古代最伟大的(思想家)(教育家)和学者。鲁定公十年(500),孔子离开鲁国,出访求仕,周游列国长达14年,先后到过当时的卫、宋、郑、陈、曹、蔡、楚等地,到处宣传和推行自己的观点和主张,重返故乡后,孔子继续教授弟子,培养出一批有才干的学生,整理古代文献,对我国古代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。鲁哀公十六年(479),孔子病逝于故乡曲阜。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。被列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

 

结合教材

自学完成

合作探究

 

探究1.  

探究1、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,讨论昨天预习阶段翻译中存留的疑难点,然后完成知识卡片上的内容。

一、通假字

 知者不惑(         )

二、词类活用

1.就有道而正焉(      )

2.见贤思齐(        )

3.见不贤而内自省也(        )

三、古今异义

1.《诗》可以兴 古义:____________ 今义:______

2.仁以为己任 古义:_________ 今义:______

四、一词多义

五、特殊句式

1.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(      )

2.君子喻于义(      )

3.小人喻于利(      )

4.《诗》可以兴,可以观,可以群,可以怨(     )

 

探究2.梳理本文的结构,概括这十二章大致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?(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)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学习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义利观

《论语》十二章             修养观

           仁恕观

 

 

探究3.研读讨论孔子的义利观或学习观并分析其现实意义。

(1)、孔子论述了怎样的义利观或学习观?

(2)、结合孔子其他关于“义和利”或有关“学习”的论述,谈谈你对孔子“义利观”或“学习观”的理解和评价

(3)谈谈孔子“义利观”或“学习观”的现实意义。

 

 

生生合作

师生合作

演绎点拨

引领探究

训练提升

小结论语20492章,涉及到生活的很多领域,可以说从中国政治到中国文化,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到说话方式,到处都有孔子的影响在,到处都有论语的影响在,但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傅杰所说:“作为一个现时代的中国人,我们无需把孔子当成人生偶像,无需再把《论语》当作人生指南,但只要你是一个有文化的中国人,你也应该去了解一点孔子,去读一点《论语》,而且学了之后更容易体会,《论语》里有很多话,是值得我们去喜欢,值得我们去回味,并且是可以使我们终身受益的。

 

训练提升;阅读下面文字,回答后面的问题.

②新京报:但是我觉得还是可以做一些深层次的探讨。现在的《论语》热,我觉得,不是因为于丹出现了,《论语》热了;也不是因为李零出现了,《论语》才热了。而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让《论语》热了起来。这也让我想起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学热。这两种热潮虽然不相干,但是热度很相近。《论语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热了?不是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?

     李泽厚:“《论语》热”当然不是因为于丹或者李零,恰恰相反,大家想回归传统,他们才被推了出来。“《论语》热”说起来原因也简单,在革命时代过去之后,人们想追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,处世为人。现在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,去年我在《罄问录》中说到“现在是‘四星高照’,声色犬马”。声就是music;色就是sex;犬就是dog,宠物;马是什么呢?汽车,car。这就是现代生活,无可厚非,但是在这样的状况下,大家又都很迷茫,怎么样安身立命?怎么样为人处事?中国没有《圣经》,大家就都到《论语》中去找了。但我以为今天中国最需要的,还是“德先生”(民主)和“赛先生”(科学)。

③新京报:长期以来,我读论语,有一个疑惑,是关于《论语》的界限讨论的。我觉得《论语》作为一个修身的文本,是一套非常完美的体系,一旦它跨越了这个界限,进入了“治国平天下”这个层面,是非常要不得的东西。但这似乎是个悖论,后世人谈《论语》,津津乐道的恰恰是它“治国平天下”的功能。您怎么看?

    李泽厚:《论语》本来就是两派,曾子一派主张修身,子张一派主张治国。现在流传下来的《论语》主要讲修身,它怎么能用来治国呢?但宗教性道德会对社会性道德有范导作用。值得好好研究。

    ④新京报:这也是我正想说的,恰恰在过去,《论语》所表现出来的,是对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治制度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

    李泽厚:过去两德是一个东西,不可分开。从孔子到荀子,再到董仲舒,《论语》对社会制度有建构(不只是范导)作用。儒家吸取包容了很多法家、道家、阴阳家的东西,这正是真正的儒家的特色所在,有转换性的创造,不盲目排外。

(1)请你结合第②节访谈内容,简要分析“《论语》热”出现的原因。(6分)

 

(2)文章说《论语》是一个修身文本,但对“治国平天下”有“范导”作用。请你结合你所知道的《论语》内容,分别举一例简要分析说明《论语》对“修身”的作用和对“治国平天下”的“范导”作用。(6分)

1)考点: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。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

答案示例:

①一个时代结束,旧的信仰产生危机,人们就会寻找一种新的信仰。   

②当今社会,人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了,但精神迷茫,需要寻求一种信仰以安身立命,处世为人。

③《论语》正迎合了人们回归传统、确立信仰的需求。

 

2考点:考点: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。能力层级为探究F

答案示例:

①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”揭示了“学习”与“反思”的重要性。对“修身”的启示是既要向比自己高明的入学习,还要比照不如自己的人,反思自我,以提高自身修养。

②《季氏将伐颛臾》中“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”,“远人不服,则修文德以来之”等语,揭示了“治国平天下”的内外政策:对内做到均安民和;对外施行文德。’对“治国”的启示是要施行。仁政”。

   (6分,l3分。写出名句大意或课文出处得1分,分析2分。意思对即可。)

 

 

作业阅读《论语》其他章节,谈谈你对学习古典文化的理解,不少于400

精选素材

情境设计

对接高考

能力提升

板书设计

论语十二章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道

 学习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君子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德

 

 

 

 

 

教学反思

 

 

 

编辑:张国军
评论区
发表评论

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
搜索框
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
郑重声明: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,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,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。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,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;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,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【通知—删除】义务。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,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,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。鸡西市农垦高中学校 特此声明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 ICP证 京ICP备13002626号-8 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
黑ICP备2022007904号-1
联系地址:鸡西市农垦高中学校
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